学院首页

新闻动态

您现在的位置: 学院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正文

新闻动态

萃文风采|扎根科研育人才 默默耕耘铸师魂

发布时间:2023-09-27

2023年9月,王敬尧教授荣获“bat365在线中国官网登录入口2023年优秀共产党员”称号。

一、发挥模范作用,坚守党员本色

作为优秀共产党员,王敬尧教授始终坚持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,努力践行“传帮带”的责任担当。王敬尧教授非常关心年轻党员的发展,无论是生活上的困境,还是科研上的难关,他都毫无保留的去帮助他们,为年轻人的成长搭建阶梯。王敬尧教授早已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内化于日常生活之中,他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,只是实事求是地做好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一件事,用实际行动回应党员的誓言。

二、不忘育人初心,坚持为国育才

从教三十余载,王敬尧教授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。从“手工时代“到“电脑时代”再到“信息时代”,教学的设备和场景在变化,而王敬尧教授的教学初心却从未改变。他认为,课堂知识的传授不能只局限于课本,一定要与社会现实相结合,并与其他知识融会贯通,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,在课堂上有所收获。在课堂上,王敬尧教授也对学生严格要求,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而只搞懂教材的内容,而应该积极参与课堂互动,广泛阅读,并深入调研,真正实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。

在长时间的教学中,王敬尧教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心得。第一点是“有教无类”,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他的特点,不能按照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同学,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。针对基础不同、目标不同的学生,他因材施教,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去对待。正是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,有许多学生都发生了转变,成了更加优秀的人。他们都一直对王敬尧教授的教导心怀感恩,时常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。第二点是“注重团队的作用”,王敬尧教授鼓励老生带动新生共同进步。他把带过的学生都拉到一个群内,即使毕业的学生也依然留在群内,学生们之间会互相交流,共同成长,形成了浓厚的互帮互助的氛围,对于学生的成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。育人即为育心,王敬尧教授努力与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,真正尽到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。

三、专注学术研究,追求精益求精


王敬尧教授潜心科研三十余载,先后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3项、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项目1项,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1项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1项、民政部年度课题1项、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重大委托项目1项、其他省部级项目10余项。在《中国社会科学》《政治学研究》《中国行政管理》等国内权威期刊及CSSCI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。在商务印书馆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5部,咨询报告入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《成果要报》或得到省部级领导批示采纳多项。相关成果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一等奖、湖北省人民政府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、湖北省人民政府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、教育部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三等奖等多项学术奖励。

无数科研成果的背后,是王敬尧教授对科研的严谨态度和长期的积累。一篇论文的发表,往往要经过王敬尧教授几十遍的修改。在修改的过程中,实现了对思维逻辑、语言表达、系统性等能力的提升。王敬尧教授认为,写论文切忌贴上标签,大量引用他人的文章而缺乏自己的思考,最高的境界应该是内化于心,看似随意的表达其实内中蕴含着缜密的逻辑和深刻的价值。

四、享受平淡生活,良师亦是好友

在工作之余,做饭是王敬尧教授的一大爱好。在这一过程中,他发现了做饭与学术研究中的异曲同工之妙,认为做饭并不简单,从食材的选择,做法的搭配、调料的放入再到菜品的完成,是一个结构化的过程,也是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好的状态。他并不认为做饭是一种负担,而是很享受设计菜肴并烹饪完成的过程。闲暇之余,王敬尧教授非常愿意跟学生们聚一聚,有时还邀请学生来到家里一起做饭,共同完成丰盛的菜肴,与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。

 王敬尧教授,博士生导师、教授委员会委员,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(2012),“天府峨眉计划”创新领军人才(2021),中国县域发展研究中心创始主任(2013)。主要研究兴趣:地方政府与政治,地方财政、基层治理、社区发展。

 

来源:党政办公室

撰稿:王南

摄影:党政办公室

排版:陈淦昌

审稿:林茂松


领导邮箱

书记信箱地址:hanjie@scu.edu.cn

院长信箱地址:xia6677@163.com

提示:请将您的宝贵意见或建议用常用邮箱发送。

川大bat365在线中国官网登录入口二维码

川大bat365在线中国官网登录入口 (scu-ggglxy)

提示:扫描二维码关注bat365在线中国官网登录入口官方微信公众号